台灣欒樹是台灣的鄉土樹種,而且也是美國書籍
(M.E. Mathias 1976)介紹的世界名花木之一,
花期在八至十月,果期為十月到十二月之間
因為每每在開完花之後,就會結滿紅褐色的果實,
遠遠望去好像披著彩色燈泡,所以別號為燈籠樹。
(1)屬於無患子科台灣欒樹屬。別名苦苓舅、拔子雞油。
(2)落葉大喬木,小枝密佈皮孔,樹皮灰褐色。
(3)葉互生,二回羽狀複葉,總柄有關節,小羽片對生,
幼葉有纖毛,長卵形。或披針狀橢圓形,
基部斜而先端尖,帶有淺鋸齒緣。
(4)花單性,花冠黃白色,花冠基部紅色,花數5枚,夏季開花。
(5)蒴果由三瓣片所合成,最初粉紅色而後轉為紅色,成熟時變為褐色。
(6)種子黑色球形,每莢瓣含有二粒,位於莢的中央,冬天結果。
台灣欒樹的四季風情
嫩翠的春:
初春時,枝條長出橙紅的嫩芽,不久長成翠綠的新葉,小葉子
排成像羽毛的大片葉子,在陽光下透明清柔,展現春天的生命活力。
濃綠的夏:
葉子長得更厚更綠更為濃密,綠葉成蔭,像一把把綠色的大傘,
走在樹下享受 那清涼快意,是炎炎夏日乘涼的好去處。
繽紛的秋:
這是台灣欒樹最繽紛的時節,圓錐花序的星狀小黃花,
一串串掛滿枝頭,煞是一片黃金花雲,迎著風,飄著花雨,
地面又是 一片黃金花海,而綠葉轉黃,隨風飄落,
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也盡收眼底。
小黃花串一凋謝,立刻結成一串串三稜狀氣囊的蒴果,
顏色變化交替,由紅磚色轉淡粉、淺褐,入冬轉深咖啡色,
這時蒴果自動迸開,像是展開翅膀,乘著風,
載著成熟的黑色小種子漂泊落腳,又是一棵棵新生命的開始。
蕭瑟的冬:
黃葉逐漸落盡,光禿的枝幹掛著幾顆零落的褐色果實,
黯淡的度過冬天,等待明年春天的來臨,
到那時候,嫩綠的生命氣息又將綴滿枝頭。
(以上文字資料來自網路)